


医院文化
海南随笔
发布时间:
2016-09-28
7 月 13 日,根据医院工作安排,怀着新奇而又忐忑的心情,我踏上支援齐鲁医院海南保亭分院的征程。早晨 7 点出发,汽车-飞机-汽车,晚 7 点,终于到达目的地-海南省保亭黎苗族自治县。
没有过多的寒暄客套,第二天一早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拍胸牌工作照,领取工作服,然后就走进内科门诊诊室。虽然已是老战斗员,但是面对新的阵地、新的战友、新的武器还是弄得一阵手忙脚乱。没有电子病历系统,所有的检查单、处方都需要手写,有一种穿越到刚上班时的状态。尽管感觉自己的普通话还可以过关,奈何问诊的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而后来才得知黎族的语言有 4 种且彼此也不能完全理解,更悲催的是苗语,连非苗寨出身的当地人也听不懂。第一个门诊就这样在鸡同鸭讲的过程中过去了,还好,除了出一身大汗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发生。相对门诊,病房里工作就轻松多了,帮本地医生看一些本专业的疑难杂症,闲暇时做一下小讲座,同时也学了些当地独有的苗医之类的特殊治疗方法。
工作之余,慢慢地了解了保亭。保亭地处海南省内陆,距离海南最美的城市三亚70 公里,距离五指山 50 公里,是一个开发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的小城。全县本地人口只有 10 万左右,仅相当于北方的一个乡镇。这里没有工业,尤其没有重工业,财政收入一方面是旅游业和少量的种植业,还有就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拨款。所以,尽管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但也造就了北方难得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尤其一场雨水之后,七仙岭脚下生态的东西呈现在眼前,恰似人间仙境。
海南本地人的生活是和北方完全不同的。因为这里地处热带,白天气温高,太阳直晒,人们不会出来活动,上班路途中,鲜可发现当地人遛弯。而一到晚上,感觉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常住人口不超过 2 万的县城,仿佛变成了大都会,路边长凳、大排档和广场上音乐声、喧闹声不绝于耳,且只要不下雨,会持续到深夜。我们晚上也会伴着和煦的晚风,徜徉在七仙河畔,听着淙淙流水声,心境也会平和下来。
每个周末,山东来的各位同仁会一起体验南国风景。呀诺达热带雨林让我们认识了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槟榔谷苗寨风情让我们了解了当地居民战天斗水的开拓精神和土著原生态生活原貌,三亚海滩椰梦长廊留下了我们欢快的脚印,五指山峡谷漂流也依稀回荡着我们愉悦的笑声。海南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美丽,真的使我有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3 个月时间匆匆而过,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即将结束,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家人团聚的期待交织在一起,纵有千言亦难以尽表。然而这段特殊的经历在我的一生中,必将是段难得而又快乐的回忆。
(神经内科三病区 葛彬)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