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内科护理新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局部止血方法的改进
发布时间:
2013-03-27
随着我科脑血管造影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减少并发症及局部血肿已成为护理中的一个课题。我科2012年应用局部加压包扎加盐袋冷敷的止血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新技术介绍:将本组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012年脑血管造影股动脉穿刺术87例,穿刺102次,穿刺前一天用盐袋500g,置于冰箱制成冰盐袋备用。穿刺拔管后,立即局部按压30 min,确认无出血后,用无菌纱布敷盖穿刺点,再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压迫力度以不影响静脉回流和足背动脉搏动为宜。然后将备用盐袋500g置于弹力绷带上,避免冰盐袋直接接触皮肤,30 min活动一次,以防皮肤冻伤,2~3 h后去除盐袋500g,同时卧床,术肢制动8~12 h。对照组选取2011年脑血管造影股动脉穿刺术75例,穿刺98次。应用常规方法,即穿刺拔管后立即局部按压30min,无出血后用纱布敷盖穿刺点,用宽胶布十字加压固定24 h,置普通盐袋(500 g)压迫6 h。术后卧床,患肢制动24 h。
新技术经验总结:我们将常规应用普通盐袋压迫更换成冰盐袋500g,这样不仅有压迫作用,同时使其局部降温,减少血流,可以起到更好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表明,改进后的止血法较常规止血法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压迫时间减少,术肢制动及卧床时间缩短,更有利于术肢血液循环,促进术肢早日康复,具有很好的技术效益和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