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临床】再通中枢血运大通道 为生命保驾护航 ——神经外科一病区完成一例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
发布时间:
2021-09-01
近期,我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完成1例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患者现已痊愈出院。


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手术方式之一。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75%-90%,每年大量病人因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缺血性脑卒中15%一20%的病人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大动脉炎等造成的血管狭窄及闭塞造成的。因此解除颈内动脉狭窄是刻不容缓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重要措施。


颈动脉狭窄在临床上常被分为两大类,包括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其中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脑部缺血现象,还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明或失语,更严重者甚至昏迷等。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可能在查体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颈部B超和颈部及颅脑CTA检查发现。内膜剥脱手术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找到胸锁乳突肌,在其前缘行7cm左右切口,找到并剪开颈动脉鞘,暴露颈内外动脉。静脉注入0.5mg/kg肝素,待全身肝素化后,阻断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切开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剥离内膜及斑块。剥离后使用肝素盐水冲洗,显微镜下用6-0无损伤缝线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手术适应症
①6个月内1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颈动脉狭窄度≥70%,6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致残性脑卒中发作,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h且颈动脉狭窄度>70%,为绝对手术指征。②影像学检查发现狭窄部位有溃疡斑块者,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可能性高,这类病人即使颈动脉狭窄未达到70%,也有手术干预的必要。③有临床症状但颈动脉狭窄程度>50%,无临床症状但颈动脉狭窄度>70%为相对指征。
(神经外科一病区 郝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