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总不好,警惕支原体肺炎!
发布时间:
2022-09-05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全年均可发生,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C,可持续1-3周。咳嗽是本病突出的症状,可有痰液或血丝,少数病例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3周。肺部听诊大多数无明显异常,少数可听到干啰音、湿罗音。肺部听诊发现的体征和临床表现的发热、剧咳不一致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可引发肺炎还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啰音比年长儿多。
肺炎支原体肺炎,该如何治疗呢?
一般治疗及护理:空气要流通,温度、湿度要适宜,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
抗感染治疗首选阿奇霉素,也可以用红霉素,重症患儿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恢复期实变吸收不明显的可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在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
(儿科一病区 刘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