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在早期发现大肠癌
发布时间:
2022-11-26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目前人群发病率已达40/10万,每1万人就有4人发生结直肠癌,所以说大肠癌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恶性肿瘤之一。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肠癌的治愈率已越来越高,即使是高龄、进展期的患者,都可以从中获益。
尽管目前大肠癌的总体治疗效果非常好,但由于目前我们缺乏系统性的结直肠癌筛查计划,加之普通人群对预防结直肠癌的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国家临床上发现的大肠癌中晚期占80%以上,不但治疗费用高,而且治疗效果不理想。
对于直肠癌,很多患者由于发现晚,不得不做肛门切除和结肠永久造瘘(改道),术后生活质量差。
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症状,病魔只是在我们体内“偷偷地、悄悄地”生长,让我们无法早期感知,一旦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已经进入中晚期,所以对无症状的人群筛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提高其疗效、降低其发生率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指南,西雅图癌症护理联合会(SCCA)推荐男性和女性从50岁开始进行常规定期大肠癌筛查,筛查旨在增加结肠癌和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机会,早期检出更容易治愈。
定期检查也有助于通过发现息肉或者病灶并在其癌变之前摘除从而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结肠镜检筛查过程中即可通过上述措施挽救生命。
鉴于国人青年大肠癌并非罕见,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国人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检查、每3~5年进行一次全肠镜检查,就可以发现早期的结直肠癌。
对于癌前病变-结肠息肉进行治疗后还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对于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的人来讲,其筛查结直肠癌的年龄应该提前5~10岁,也就是说30~35岁开始就需要进行粪便隐血检查。
(肛肠科病区 肖明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