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MST)置入PICC
发布时间:
2015-07-31
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或聚氨脂等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其护理简单、危险性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可长达数月或一年,一针完成全部静脉输液治疗。
传统PICC置管技术要求患者具有粗、直且有弹性的血管,而静脉条件差的患者则无法用该技术治疗。而B超引导下PICC穿刺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进行准确的评估,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外露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不受限制、减少并发症、舒适等优势。不仅能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途径,做到“心中有数”。因穿刺位置在肘上5~10cm处,这样不但方便了患者上肢活动,而且避免了因上肢活动而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此项技术的开展为我院PICC技术的推广及广泛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提高了成功率并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有效地降低了置管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