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度消化内科新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简介
发布时间:
2014-05-2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血流阻力增加而形成的门体侧枝循环。其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特发性门脉高压症、非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布加氏综合征等,其中肝硬化导致的门脉高压最常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消化系统重危急症,死亡率高。
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迅速发展,内镜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已经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手段。其适应症包括:1.食管静脉曲张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药物止血无效者;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反复出血,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者;3.择期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无效或复发者。
我院内三科于2013年开展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包括: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曲张静脉内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内镜下选择好套扎的血管后,内镜前端套扎环正面接触曲张的静脉,行吸引器负压吸引,直至内镜视野呈一片红色,表明曲张静脉已完全入环,然后推出皮圈结扎曲张静脉,依次套扎。内镜下曲张静脉内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内镜下在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处选择好穿刺点,尽可能先远端后近端,不在同一平面上注射,以防止术后狭窄,然后伸出针尖穿刺静脉,也可静脉内外结合注入硬化剂。
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推广,内三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再出血率明显下降;目前内镜治疗方法联合,优势互补,在急诊止血率、近期再出血率要优于单一方法治疗,总之,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方便、创伤小,是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