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看懂你的体检化验单
发布时间:
2013-06-29
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也是很多单位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但拿到化验单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围时,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生病了,导致没必要的恐慌,化验单应该怎么看?个别数值超标,是否就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其实,体检报告上的某些指标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在常规情况下,化验单上都有正常值范围,各医院由于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参考范围可能有所出人,这不影响我们的判断,现在将主要的临床意义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肝功能检查:
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属于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时血清中很低,当肝脏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升高,ALT和AST升高,说明肝功异常,当ALT、AST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检测,反映有无黄疸,如升高应积极查找原因。有时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肝损伤的原因很多,除了乙肝、其它病毒性肝炎,其他可能造成肝损伤的疾病外,还要进一步追查原因,如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而且在正常状态下,血清转氨酶也是有变化的,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所以不用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恐慌,就认为一定是肝炎或乙肝。如果肝功能不好,转氨酶长期升高,则有可能向肝纤维化转变。
二、血脂检查:
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越高越好。
低密度脂蛋白是“坏的”脂蛋白,其含量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越低越好。
这四项指标,通常用来作为高脂血症的诊断依据。高血脂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等。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
三、血糖
血糖检测分为两种:一种是空腹血糖,就是餐后12小时以上进行检测;另一种是餐后血糖,是在餐后2小时检测血糖。空腹血糖高于5.6的人,好比是‘右派分子’,一般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再做一次餐后血糖测验,如果餐后血糖测出来的指标大于8,就属于异常人群,指标大于11,则可以确认为糖尿病人。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
拿到体检报告不要只看自己有没有合格,最好能与近三年来的体检报告对比起来看,不能断章取义,因为影响化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的项目指标高,也不一定表示有某种疾病,还要看临床表现。
所以,大家最好能将每年的体检报告存放起来,因为一年一次的体检是一份很重要的个人健康档案,能给体检者带来提示性、参考性的建议。
(检验科 刘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