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二科7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均获成功
发布时间:
2014-05-28
急性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轻者可导致瘫痪致残,重者可导致死亡。静脉溶栓是目前被循证医学证明唯一有效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可使血管立即再通。但前提是时间窗在3--6小时内,因此急性脑梗死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送至有条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和科室。在我国,能够接受溶栓的病例只占急性脑梗死的1.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北美为10%)。因此提醒大家,若发现突发一侧手足瘫痪、无力、麻木,言语障碍,且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高危因素者,应该在发病3--6内小时内立即送到医院,排除脑出血后,符合适应症者行溶栓治疗,可恢复缺血血管血供,获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患者滕某,6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小时 ”入院,患者口齿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伴小便失禁1次。经相关辅助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NIHSS评分6分,适合静脉溶栓治疗。值班医生争分夺秒地与家属进行详细地沟通,包括风险评估,终于说服家属同意溶栓治疗。该患者接受溶栓治疗非常成功,现患者能自行下地行走,无口齿不清,无大小便失禁。
近1月来,内二科成功实施了7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均获成功,标志着该科青年骨干医师均能熟练掌握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