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成功抢救早产儿重症NRDS病例
发布时间:
2012-09-06
我院新生儿科于2011年9月28日接收住院双胞胎早产儿,体重1.8kg.出生后即出现严重呼吸窘迫,明确诊断NRDS,12小时内给予INSURE技术救治,肺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后血氧饱和度随即明显升高,呼吸困难逐渐缓解,3天呼吸窘迫症状消失,效果良好。为帮助患儿度过生命关-呼吸起到关键作用。这是我院首次利用肺内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技术成功抢救早产儿重症NRDS病例,填补了我院抢救早产儿NRDS方面的技术空白。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简称NRDS,病因多种,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萎陷,引起肺泡通气不足、气体弥散面积减少及气体交换障碍和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儿造成呼吸衰竭。另外糖尿病母亲儿有宫内窘迫和产时窒息的患儿也可以发生该病。临床以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出生时哭声可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及呼吸不规整。易并发脑内出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及呼吸衰竭等严重病症。X线特征早期两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及网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严重者整个肺野呈白色,肺肝界及肺心界均消失。该类患儿由于缺氧严重,病死率高,病情严重者死亡大多在3天内死亡。
早期这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对于高危患儿给予预防性用药对于减轻病情及降低死亡率有一定作用。治疗需给予综合措施,其中最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可明显降低NRDS病死率及气胸发生率,替代治疗已成为NRDS,的常规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替代治疗方法是INSURE技术,即气管插管-肺内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鼻塞CPAP。早期应用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机会。另外预防方面在NRDS治疗指南中提出胎龄小于27周所有早产儿应在生后15分钟内预防性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大于27周但小于30周的早产儿若在产房内插管或母亲产前未使用皮质激素也考虑预防性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出现呼吸窘迫证据患儿,如对氧需求进行性增加,也应尽早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