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发布时间:
2020-06-20
去年年底以来,华夏大地上出现一场席卷全中国的严重疫情,新冠病毒肆虐,大国动员。全国人民齐上阵、火神雷神斗瘟神。在这片悠久传承的大地上,人们的心连系在一起,无数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在此刻与我有关。在全国各地,无数感人肺腑的温情故事每家每户都在发生,疫情让家家户户过了一个漫长又难忘的团圆年,而患难见真情的同时、也见英雄。在时代的车轮滚滚中,历史的方向是无数英雄人物共同合力努力而成,而这次中国的苦难,如同以往的国家危难之际一样,全国各地涌现了无数的星星之火,无数仁人志士站起来守护自己的家园,我们有日夜督促居民留在家中的村委会人员、有挨家挨户探访返乡人员的基层公务员、有日夜奋斗在武汉街头的志愿者、司机、清洁工、送餐的餐馆老板,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努力,为中国加油。
我们有制度的优势,各行各业积极捐款捐物、全国党员捐款近80亿,各省向武汉“输血”、定向帮扶、山东搬家式支援、甚至捐出了自己的市委书记。
而家国情怀,同样体现在一群特殊的人群中:那就是被誉为最美逆行者的医务人员们,疫情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医生、重症八仙、原小汤山医疗队员们等优秀的医生代表支援前线,也有无数封请愿书、无数条支援短信、信纸上无数枚红指印、无数个与家人分别的年轻男女、正新婚燕尔的夫妻、已退休颐养天年的老教授,这些原本只是普通平凡的人,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们的无数的同胞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披甲出征之刻,我们每一个都牢记着我们的使命,牢记初入此门时发下的誓言。
我很庆幸在这场疫情中,能够与平邑县人民医院的同道们一起,并肩参与这场“战疫”,尽管我是个初入医院的新人,但这次疫情,使得医院上下团结一心,我比以往更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也为身边同事们精湛的水平、坚强的意志、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己任的精神所深深的折服。
疫情爆发之际我正值呼吸内科轮转,此时正是寒冬,今年的寒冬虽没有往年的凛冽,但病毒的入侵仿佛给这个冬天了增加了不少厚重感,病号的数量在疫情还没到来之时已经接近90,那时患者的密集程度可想而知,每天的日常任务相当繁重,加之这次的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作为呼吸科肯定义不容辞要去处理疑似患者甚至是确诊病人,呼吸内一区的王主任更是投身最危险的湖北,我院的南山分院也迅速组建,支援队伍几乎包涵了科里所有有经验的老师,科里的张主任和徐华瑞老师也是第一批南山医院的逆行者。为了阻止新冠肆虐,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受病魔的折磨,他们用微小的身躯为我们修筑了一堵高高的抵御病毒的城墙,他们穿着厚重的隔离衣,为了节省物资,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去卫生间也成了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尽管病毒无情,但厚厚的隔离措施却隔离不了爱,每一位前辈们都在尽心照顾病人和担心自己家人被感染之间痛苦的折磨着,脸上口罩的压痕、额头的汗水、写在隔离衣上的鼓励、病人痊愈时欣慰的笑容,无不展现了前辈们面对病情的高尚的情怀,他们代表着积极勇敢的正能量。
他们也是家中老人宠爱的儿女、也是伴侣心中温暖的支柱,但疫情面前,面对未知的黑暗,他们毅然决然,虽千万人吾往矣。若世间没有炬火,我即唯一的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可爱的逆行者在前线作战,呼吸科静雯姐和徐良老师带着我们年轻的住院医在后方也在尽全力的收治普通患者,有条不紊的完成工作并做到普通病房的零感染也是给前线拼命的他们最好的礼物。我院的发热门诊随着乡镇卫生院不再收治发热患者,变得不堪重负,本院前辈们纷纷立下请战书自愿坚守一线帮全院扫雷,每天面临着未知患者,他们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最终经过艰苦的努力,前辈们圆满完成了如此繁重的任务,守住了医院第一关。
当然,院里有条不紊的防疫以及提前赢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院领导们有效的布防和不知疲倦的工作,责任可以压垮他们的身躯,但压不倒心系人民的心,就算人已住进了病房,依然操心着医院里的工作。一边要坚守防控,一边要维持正常医疗工作,我们平邑县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众志成城牢固筑起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
我一直相信,一个经历苦难的民族,会更加强大和珍惜美好的生活。随着世界性的抗疫大幕徐徐拉开,我国的形势已经得到控制并开始支援世界各国,人民也开始慢慢恢复以前的平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经历过这一场如梦似幻的2020年的开端,我们有很多前辈为了对抗黑暗,倒在了路上,但他们是成功的,他们为人民铺出了通往黎明的道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我,也将和其他许多前辈同事一起,扛起这面人民生命健康的大旗,继续为人民生命健康而努力奋斗,继续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继续为这场永不停歇的生命的斗争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我也相信,随着全国各地战疫的胜利,中国人民又一次得赢得了一场战争,中国是压不倒的国家,人民也是打不倒的人民,我们戮力同心,一起迎着曙光,拥抱明天,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