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小时桥接治疗,“脑梗”老人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
2020-07-28
摘要: 医生专业,患者配合,医患并肩作战与时间赛跑: 2 小时内溶栓治疗,脑梗老人转危为安; 4 小时内桥接取栓,堵塞血管再次畅通; 24 小时内症状持续好转,可以说话交流;术后 10 天,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治愈。这是最近发生在我院的一幕医者救人日常,也是我院卒中中心利用“静脉溶栓+急诊取栓的桥接治疗”模式为脑梗死患者搭起的又一座“生命之桥”。
6 月 23 日 15 点:平邑县武台镇某村,76 岁的刘大爷在和邻居拉呱时突然感觉左边身子不能动,也说不出话来,把家人吓的不轻,急忙把老人送到了我院急诊科。6 月 23 日 16 点:我院急诊科卒中诊室,值班的神经内科五病区主任葛彬为刘大爷进行了简短而有针对性的查体,发现:双眼向右凝视,完全性失语,左侧肢体偏瘫,肌力 0 级。医护人员陪同刘大爷进行急诊颅脑 CT 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内高密度血栓征象。
6 月 23 日 16 点 42 分:患者处于脑梗死超急性期,每分钟都会有近 200 万个神经细胞凋亡,每分钟的延误都会导致后遗症的残留。葛彬主任按照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及时、快速、合理地为刘大爷选择了先溶栓后介入取栓的治疗方案。在排除溶栓禁忌,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应用rtpa 溶栓治疗,同时联系导管室、麻醉师准备介入手术,联系介入小组医师及时就位。6 月 23 日 17 点 40 分:溶栓结束。刘大爷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 3 级,将其送至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闭塞--送入导管、取栓支架--两次取栓辅助抽吸,拉出大量新鲜血栓--复查血管造影,血管再通良好。 19 点 20 分,手术结束,此时距患者发病仅仅过去 4 小时。
6 月 23 日晚:术后当天晚上,刘大爷偏瘫的左侧肢体肌力就基本恢复,可以和人正常说话交流。
术后 10 天:刘大爷已经恢复至发病以前状态,语言、肢体运动完全正常, 7月 6 日治愈出院,病人和家属相当满意。
“静脉溶栓+急诊取栓的桥接治疗”模式在国际上备受推崇,我院卒中团队“桥接治疗”技术日臻完善,已经能做到有适应症必取。自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进行300 余例溶栓和取栓治疗,良好预后率80% 以上,优于全国绝大多数卒中中心。
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最佳的时间窗是在发病的 4 . 5 小时以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很多病人因为送医不及时或是家属犹豫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像刘大爷这样无疑是非常幸运的。正是因为我院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支持,医生的准确判断和丰富经验、操作能力,家属的信任和理解才让刘大爷获得如此好的疗效。
(宣传科 神经内科五病区 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