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检测 综合评估 识破发热真面目 ——内十一科成功诊治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1例
发布时间:
2014-05-28
患者张某某,男,75岁,多发性骨髓瘤6年,发热15天,温度在38度以上,伴咳嗽、咳吐白色粘液痰,双肺啰音,在外院抗感染治疗,应用多种抗菌素,效果不佳。入院后给予血培养、痰培养,多次培养无结果,病情加重。我们结合CT影像学表现,肺部查体体征,以及多种广谱抗菌药效果不好等几方面,考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但血培养、痰培养阴性使我们没有病原学检验结果,诊断缺乏证据,我们与检验科协作,应用免疫学检测血清中的(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即G和GM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很高,符合曲霉菌感染特点,又结合临床、影像资料,诊断为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并根据曲霉菌的抗菌药物谱,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治疗2天后,病人体温降低,症状减轻,继续治疗1周,各项查体体征转为阴性,GM指标降低,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缺乏典型症状表现,很难通过常规细菌培养获得病原体,诊断非常困难,导致临床上多数真菌感染被误诊并延误治疗时机,常常成为致死性感染。在检验科大力协助下,我科开展临床表现结合影像、G和GM试验确诊真菌感染,取得了较高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