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前沿】 我院独立完成首例" 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发布时间:
2022-11-25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独立完成首例"Micra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也是我省能独立完成此手术的首家县级医院。该项技术的应用,开启了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应用的新篇章。

患者男性,82岁,既往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史,曾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次因阵发性心慌、胸闷、喘憋伴乏力住院。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停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多源室性早博。张开颜主任组织科内病例讨论,分析患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指征明确,但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合并心肌梗死、心衰,如行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术后囊袋感染、电极线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大。经过充分评估病情、对比各种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11月21日上午,张开颜主任带领介入团队经过一个小时紧张而有序的操作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测量起搏器各种参数良好。由于没有胸部伤口,上肢活动不受限制,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正常活动。
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外观类似一枚胶囊,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少93%,重量仅约2克,预计平均使用寿命12.8年,植入时无需切开皮肤做囊袋,不必通过导线连接心脏和心脏外起搏器,手术仅需借由股静脉作为“通道”,体表看不到起搏器和手术痕迹,可以减少起搏器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与其相关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可以满足患者进行1.5T/3.0T高清晰度核磁共振扫描的需求。新一代"Micra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更是将无导线起搏器适应症进一步扩展到了房室传导阻滞及起搏比例较低的病窦患者,可以通过智能感知心房信号实现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达到治疗心动过缓的目的。
温馨提示
无导线起搏器适合哪些患者?
1.老年人:年纪大的人群植入传统起搏器,会有更高的风险。
2.并发病风险高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出现感染的风险更少,更安全。
3.传统起搏器植入出现并发症患者:如植入传统起搏器后感染,电极脱位等。
4.有美观需求的患者:不愿在胸前留下疤痕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胶囊起搏器更加适合。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