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鸣—脑血管发出的健康警报
发布时间:
2022-01-04
我们经常接诊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诉,就是耳边或者脑海里总是有一种消散不去的鸣响。
这种鸣响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表现多样,有嗡嗡声、蝉鸣声、火车经过的轰鸣声,或者多种声音混杂不清;
2、声源不定,可以分为单侧、双侧、有的来自耳后,有的来自头顶,还有的难以定位;
3、时断时续,或者长期持续,会随着心跳节奏出现搏动性的鸣响;
4、劳累或紧张时症状易加重,休息或者放松后或能得到缓解;
5、在喧嚣嘈杂的环境中声音不明显,夜深人静时声音反而吵得难以入睡。
如果描述的以上五种情况,您存在3项或者更多,那么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您需要注意了。这一类鸣响,正是我们人体系统的最高指挥官——大脑,向您发来的健康警报,它高度提示您的脑血管出现了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产生耳鸣的原因不尽相同,我们根据好发年龄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容易导致耳鸣的脑血管疾病病因。
1、脑动脉供血不足—中老年人群耳鸣的典型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老年人群往往面临着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调控不佳的状况,从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血液黏滞度异常、心输出量增高或血管结构的变化,使流向颅内、耳蜗内的供血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血管杂音。这种血液的湍流随着心脏或脉搏跳动发生,传入双耳产生搏动样耳鸣,在患者的脑海里汹涌澎湃。
因此,如果中老年人群经常有上述耳鸣的困扰,我们建议您尽早前往神经内科做一下检查。
2、脑静脉回流不畅—中青年人群耳鸣的重要原因
有些患者年纪轻轻,平时身体很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基础疾病,为什么也会出现恼人的耳鸣呢?其实这是因为大家对于耳鸣的认识不足。在平时的诊疗中,当排除了耳源性问题或者经过反复治疗无效后,有时候这恼人的声音很有可能就是脑静脉回流不畅带来的严重影响。
事实上,与动脉狭窄的原理一样,脑静脉血栓、颈内静脉球高位或者茎突过长引起的颈静脉狭窄,都有可能导致脑静脉血流的异常流动,从而产生耳鸣。对于年轻人,由于长期伏案、熬夜、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肩颈部肌肉的紧张也会影响到头颈静脉的回流,使得血液循环受阻,更易产生耳鸣。多进行肩颈部肌肉锻炼、保持有氧运动、练习歌唱、朗诵等促进有氧呼吸和血液循环的活动,让耳鸣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耳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声音,而是大脑向我们发出的健康警报!
(全科医学科 陈平平)